作者:在剧场里摸爬滚打的徐某
目录:
1.参演剧目的准备
2.组委会没有说的一些事
3.衣食住行
4.为什么要来参加大凉山戏剧节
参演剧目的准备
如果你的戏被大凉山戏剧节组委会评为“参演剧目”,你要做如下准备:
Ⅰ 阅读组委会“参演剧目待遇”中的每一个字:“组委会将负责报批,演出场地,演出基础设备,技术保障费用。负责在组委会自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剧组自行承担演出费、往返交通费、舞美道具运输费及落地食宿行费用。剧组自行负责对剧目进行宣传及销售。其演出所售票房全部收益归剧组所有。”决定是否前往。中途反悔对剧组和戏剧节都是不慎重的选择。
Ⅱ 准备一家公司(*不知是否为必要条件)与大凉山戏剧节主办方凉山五彩云霞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演出合同(一般是补签)及票房收入结算。
Ⅲ 认真排练。轻装简行。剧组和谐。做好在不同的演出条件下面向不同观众演出的准备。
以下是组委会不会告诉你们的:
Ⅰ 少少的观众
尽管大凉山戏剧节是国内维持时间较久的戏剧节,但和众多政府/国企主办的戏剧节一样,如今的大凉山戏剧节在走下坡路。如今,发起者名单里的大多数人与这个节无关。凉山州的绝大多数人与这个节无关。观!众!少!得!可!怜!
以我们在听涛谷的小剧场戏剧为例,每场的观众人数几乎不会超过十人,购票观众更少。甚至听闻,有其他剧组一张票都没卖出去。非购票观众主要是其他剧组成员、志愿者(主要是当地大学生)、组委会组织的专家。购票观众主要是省内游的游客和少数重度戏剧爱好者、本地文艺爱好者。我们在西昌学院、火把广场(即市中心的戏剧节大本营所在地)、万达广场的线下推广并不是很成功。
官方的售票渠道有大麦、猫眼和五彩云霞小程序。另外,组委会会与剧组协商社群推广的优惠比例,剧组也可以自行售票——营业性演出报批批的是演出可以售票,至于通过什么方式卖票,文旅局是不管的。统计到场观众为数不多的样本,五彩云霞小程序出票数量大于大麦。组委会没有给我们在猫眼上架。现场购票1张。组委会提供的社群推广渠道、我们与知名戏剧媒体的合作宣传、剧组自行售票均一张都没有卖出。
在西昌市区能见到很多戏剧节的宣传,但似乎这些宣传并不奏效。猜测几点原因,1)剧组并没有真正融入西昌人的生活而掉进了信息茧房。2)广告受众的经济基础不足以支撑戏剧这样的文化消费。3)戏剧节在西昌可能曾被欢迎,但一些不负责任的剧组或不负责任的组委会让当地人对戏剧节不再感兴趣。
Ⅱ 交通之远
如果说江西会昌戏剧小镇的“好在远”是一种幽默,大凉山真的是物理意义上的远!从成都到西昌,铁路3小时+、二等座150元左右;昆明到西昌,铁路4小时+、二等座100元+。如果选择自驾,昆明和成都到西昌都要6小时左右(在小红书写了Tips)。还好,戏剧节期间算是旅游淡季,东部地区往返成都、昆明的机票会有优惠,西昌有机场但优惠不多。
与上一条相关,远,是对于剧组的,也是对于观众的。
西昌市内也分远近,剧场每年会变化,今年集中在火把广场周边(市中心)、听涛谷(又名听涛小镇,一个运营与人流量尚可的景区)周边(离市区5公里),还有一个山剧场。演出剧场由组委会安排,自然是先邀请、入选,再参演。至于参演内部的顺序,属于黑箱。被安排之后,如果没有排满可以申请调换,不过往往剩下的条件更差。
Ⅲ 草台班子
组委会表现出一种与办节经验不相称的“草台班子”。主要表现在,起草文件错漏百出、未经剧组同意在海报中擅自选择部分成员作为剧目主创呈现在官方宣传材料中、写错参演团队的名字、更新宣传材料后仍多次使用旧版材料、演前更改演出场地名称(没有更改演出场地)、宣传条件与其他参演剧组不一致等等。此外,由于机制原因,售票数据需要组委会工作人员手动查询、大麦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也影响了工作效率。其他剧组有承诺演出设备与实际不一致的情况,甚至出现了使用手持话筒表演音乐剧的极端情况。所幸我们的不一致是承诺不提供灯光设备,但在现场架起了灯架。因为我们没有做使用舞台灯的灯光方案,只能协调拆除。
Ⅳ 彝历年
戏剧节在彝历年前举行。在戏剧节完成在地化之前,彝历年对戏剧节的影响弊大于利。彝历年假期调休,可能让一个节假日场次变成工作日场次,而组委会不会提前通知!另外,彝历年假期也会影响票房结算周期。
Ⅴ 好话
好话也是有的。沿途及演出场地周边的风景可以用绝美形容。八九点钟,邛海炊烟与雾霭交叠、青山共碧海一色。这时,你甚至会想要把众美术馆四楼露台边的一个空房间据为己有,变为毕生的排练室。这里空气澄澈,星空下的演后谈会留下难忘的体验。在合同条件之外,组委会会提供全程自助工作餐(但现场的忙碌程度可能做不到在开餐时间吃饭)和一次聚餐(正餐或烧烤)。汉族似乎是唯一不能歌善舞的民族,我们听到了少数民族剧组吃喝尽兴时一展歌喉,我们没能力与他们对歌,只能陪一个“bravo”!
衣食住行
Ⅰ 气温
凉山不凉。戏剧节期间,中午甚至可以穿短袖。但昼夜温差略大,晚上会起凉风。往南走到昆明气温都差不多,但往北走路途上气温会骤降。
Ⅱ 餐饮
当地餐馆以烧烤和火锅为主。烧烤分串烤和网烤。网烤是特色,但如果剧组里没有一个在韩式烧烤店能够喂饱所有人的人,谨慎尝试。烧烤和火锅没几顿就会吃腻的,在市区,面馆、米粉馆、连锁店也都能找到。正餐川菜为主,未尝试。挑扁担卖的豆腐脑是咸的,豆香味很浓。有一款叫凉山雪的酸奶,好喝但略贵——餐饮人均并不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
Ⅲ 地理
你要去的地方是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凉山州是地级,与苏州市同级。西昌市是凉山州政府驻地,县区级,与姑苏区、昆山市同级。各种软件选地址,凉山、西昌是同一个地方。
西昌市区大致成C形。东南边是以万达为代表的新城区,聚集几个文印店可以满足宣发物料印制需求。C形内部是古城和传统商业中心,新华书店四楼可以买到修补布景的丙烯颜料和其他文具。C形底部是火把广场、一片叫“海门渔村”的居民区。当地人把这一片叫作四公里半,听涛谷在城外五公里处。
听涛谷周围没有物美价廉的酒店,民宿环境堪忧。建议住在四公里半附近的连锁酒店。早餐及日常生活需求楼下就可以解决。
Ⅳ 周边旅游
上文已提及。推荐几处周边旅游。邛海——一个让你转变对西昌印象的地方。蒋特宅——就在听涛谷旁边,静谧的三合院,给蒋公一个面子吧。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自驾或坐当地人的面包车,走正门右侧、两侧是红砖墙的水泥路,无需买门票。
最后说说,为什么来参加戏剧节
当然是用爱发电。票房收入不可能覆盖差旅与制作成本,只能八仙过海、到处化缘。如果经济并不紧张或有其他收入,组内氛围可以半旅游、半演出,且想用大凉山的招牌开启一段巡演,“大凉山戏剧节参演剧目”确实会对一个初创剧团有所帮助。不过,对于以上几点组委会与剧组间的信息差,建议看过后留足心理预期。实地的感受与线上工作群的文字交流不同,工作人员、志愿者都是有真心想要把这个节办好的。但在此之前,我的个人建议还是由大凉山戏剧节组委会而非剧组间流传的小道消息,把大凉山的实际情况,优势与不足,如实陈述。
戏剧节当然是一个social的地方。这里说的,不是那些名单里的人“向上社交”,做戏的人,还是常常彼此遇到。由于各剧组都是背负着差旅费用从外地赶来,在合成、演出时间之外,其实难有时间互相观看。但既然来到这里,见到戴着紫色演出证、绿色志愿者证、棕色工作证的匆匆赶路的陌生面孔,还是感叹一句,相聚即是缘分。
在剧场里摸爬滚打的徐某
2024.11.25 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