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收集了一些比较适合一穷二白的朋友们参与的戏剧赛事。参考了公众号ART四月的文章《市面上最适合年轻人的戏剧投稿,我整理出来了(2024版)》,并结合我们自己的口味、信息进行了一些补充。
目录
- 风筝计划[香港][剧本]
- 培源艺术节[北京] [剧本]
- 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上海](演出)
- 蛇口戏剧节·孵蛋计划·新写作剧本[深圳][剧本]
- 全球泛华语青年剧本大赛[台北][剧本]
- 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乌镇] (演出)
- 棱镜MINI戏剧节·青年展演[北京] (演出)
- 鼓楼西高校剧团公益展演[北京] (演出)
- 澳门国际喜剧节·创投单元[澳门][剧本]
- 大凉山戏剧节[西昌](演出)
- 南京青年戏剧汇[南京](演出)
风筝计划
- 主办方:香港话剧团
- 发布时间:每年1月上旬
- 截稿时间:每年8月15日
- 网址:「风筝计划」— 原创剧本发展平台 (hkrep.com)
- 征稿要求:
- 投稿者<40周岁
- 作品未经公开发表
- 演出市场>=75mins
- 演员人数<=8人
- 命题限制:比较宽松的主题式命题,自由度较高。例如23、24年的主题是“生活的褶皱”“破解生活密码”,可发挥空间较广。
- 入围成果:第二阶段的20个作品中会选出最多5部作品,进一步改进,完成者将获得创作酬金4万港币,作品也会被考虑以简约形式试演出。8月15日截稿后进行初选,获得20个作品,进行演读活动,帮助剧作家对剧本进行抛光打磨,有象征性稿酬;
- 主观评价:风筝计划从2023年开始,依托于香港话剧团,比较重视作品的文学性。同时,我们能看到港话对创作者的支持非常“省钱”——并不会动辄为创作者安排大规模大补帖的演出,而是一切从简,更多的是文本的打磨、与观众的接触。这个赛事不会为你提供一飞冲天基金补贴的美好幻梦,非常遵循市场规律。毕竟戏究竟如何,也不是评委说了就算的——观众们还在那里呢。
- 部分入围作品:
- 何雨繁《你好,冥王星》
- 丁松、黄渤《李煜先生在南唐》
- 王昊然《不如,毁灭》
- 可以参考杨小乱的剧评《褶皺,橫豎在時代與你我之間》感受风筝计划的氛围调性。虽然是港话办的剧本平台,但来自内地的创作者也有将近一半。
培源艺术节
- 主办方:宽友文化,亦有话剧九人、首创朗园等联合主办
- 发布时间:每年1月底
- 截稿时间:每年3月底
- 网址:培源网 (peiyuanproject.com),另外可关注培源/宽度网微信公众号
- 征稿要求:
- 未经商演,版权清晰
- 长剧完整,短剧有可延展性
- 命题限制:聊胜于无的主题式命题,如2024年以“冲突与关怀”为方向开展创作,自由度很高。并且类型尤其广泛,接受短剧、长剧、音乐剧、舞剧、儿童剧、新空间演艺等各种形式。
- 入围成果:培源更多还是一个作为中介的“平台”。它一边多多益善地接受各种类型题材的剧本,一边凭借自己的渠道招募各类出品机构(这二者几乎同时进行),从而促成双方的合作,使剧目走向公演。初评的门槛不高、晋级形式是路演答辩,也有这一点的原因。最终的孵化形式很多样:剧本朗读、片段演出、全剧展示等(在最终孵化就进行商演的极少,时间并不允许,毕竟是“储备孵化作品”,得看后期更长远的发展)。依托北京的剧场资源,最终孵化演出的场地也大多不错。
- 主观评价:培源作为一个从剧本到舞台的孵化平台的确孵化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帮助孵化了《春逝》《水流下来》《威廉与我》等优秀剧目,其协办/承办/主办的剧目孵化活动也相当多——桂林艺术节X中戏的英才计划、儿艺主办的绽放·启航……(反正基本北京那一圈儿的戏剧孵化赛事多多少少都能看到培源的身影(?)积累了相当深厚的孵化经验。)如果说很多入围较难的戏剧赛事是导演/编剧的精挑细选,那么宽进严出的培源艺术节的确更像是制作人的大胆判断。培源艺术节只是其启动于2024年的一个项目。之前在北京读书,交了不少高校剧社里的朋友,那一年就有不少非戏剧专业的朋友们的作品入围培源甚至进入决赛的,尤其是北外的同学。
- 入围作品参考:
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
- 主办方:YOUNG剧场(上海杨浦区)
- 发布时间:2月下旬
- 截止时间:4月中旬
- 公示时间:6月前
- 展演时间:9月
- 网址:参见YOUNG剧场公众号
- 征稿要求:
- 提供剧本+剧情简介+导演构思+主创介绍+个人艺术简历等资料
- GOAT的剧场作品比较多元,所以可以提供影像等辅助资料
- 作品未曾公开商演(可以有之前公开的公益演出等)
- 包括戏剧在读/戏剧在场/戏剧在构等多个单元,正在发展中的作品也可以投稿
- 命题限制:无。
- 主观评价:很爱YOUNG剧场。YOUNG剧场演出的剧场作品并不限于传统意义上以戏剧性文本为中心的剧目,这里会有很多不同的剧场演出,GOAT也当然更愿意接受更大胆、更具实验性质的作品。举几个例子:第二届GOAT的作品《重生俄狄浦斯会测出ENFJ吗?》(显然看名字这个剧就不太
正常传统)就有编创剧场的性质,演员不扮演角色,而扮演ta们自己,从MBTI切入,展现教育体制下年轻一代的成长经历和自我认知,文本也是通过各位演员的共创逐渐产生的;GOAT的其他作品也涉及纪录剧场、身体剧场、多媒体戏剧等范畴,不局限于传统的文本中心的戏剧,并且总给我一种大家精神都很健康有点疯疯的感觉(去看看这些剧目的宣传文案和海报吧)……并且有努力去帮助年轻人出各式各样的剧场作品的趋势,在第三届推出的戏剧在构单元就开始接收正在发展中的未完成的作品。总之我很喜欢。 - 入围成果:在YOUNG剧场的商演。
- 入围作品参考:
蛇口戏剧节·孵蛋计划·新写作剧本
- 主办方:蛇口招商演艺
- 时间线:
- 4月中旬-5月上旬:第一轮征集(剧本大纲)
- 5月中旬:公布第一轮入围名单(剧本大纲)
- 6月上旬的一个星期:写作工作坊
- 6月-8月:完成写作,公布最终入选作品(大纲——>剧本)
- 9-10月:排练,制作
- 10月末-11月初:演出于蛇口戏剧节
- 网址:参见蛇口戏剧节官网,这也是赛事的报名平台
- 征稿要求:
- 蛇口孵蛋计划的新写作剧本很特殊。它从一开始就不要求完整的剧本,而只要求一个初步的剧本大纲,并在后期逐渐将大纲孵化为成文剧本。当然,“新文本写作”自然会要求文本有“新”的地方,有那么五个方向:
- 叙述:不限制于戏剧性对话,不限制与三一律,语言可以是叙述式的诗、散文等等
- 多语言写作:一个宽泛的概念,方言、程序语言、符号语言、书面语、外语……
- 图像:与图像符号相关的写作
- 元素:身体、空间、行动、声音……去处理这些元素的剧场文本
- 游戏:游戏机制的剧场实践
- 蛇口孵蛋计划的新写作剧本很特殊。它从一开始就不要求完整的剧本,而只要求一个初步的剧本大纲,并在后期逐渐将大纲孵化为成文剧本。当然,“新文本写作”自然会要求文本有“新”的地方,有那么五个方向:
- 命题限制:无。
- 主观评价:蛇口戏剧节的孵蛋计划有两个板块——新空间演艺和新写作剧本,在这里只介绍新写作剧本。显然,蛇口戏剧节征集的文本不受传统戏剧的束缚,重视更多元的剧场观念在文本中的体现,因此一开始征集的甚至就是“大纲”。然后再在之后通过训练营给予写作者锻炼,逐渐孵蛋,最终成功破壳而出的才能出现在戏剧节。
- 入围成果:入围初选可以参与剧本孵化训练营,之后要产出成文剧本才有机会在蛇口戏剧节演出。
- 孵化作品参考:
- 孙慧欣《远洋》、陆思名《年轻人社死档案》等
- 蛇口戏剧节官方在网站上甚至都把这些文本的节选公布出来哩,自己瞧吧——显然,单看这些节选文本就能发现它们的形式与传统剧本不同,但另一种文学美似乎又更为自由地展露了出来。
泛华青年剧本大赛
- 主办方:台湾戏剧暨表演产业研究学会主办,南京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
- 时间线:
- 2年一届。
- 第一年竞选:8.15开启征集,11.15结束征集。
- 第二年孵化:4月公布入选名单,5-6月进行戏剧构作(导师制修改剧本),7-8月进行读剧演出&电子书出版。
- 网址:参见泛华官网
- 征集要求:
- 可以是中文剧本或英语剧本,两个赛道
- 创作者年龄于18-36岁
- 虽无规定,但基本都是长剧剧本
- 命题限制:无。
- 主观评价:怎么入围我不知道,但每届的获奖剧本合集是真的太好看了。去读读吧。评委们还会把评审会议记录公开出来,蛮有意思。
- 入围成果:一出好戏要经过修改剧本、试读、试演的多次磨练。在这一点上,泛华和风筝计划很像,没有给获奖作品砸太多资源,更多是剧本技艺上指导和磨练。另外三则获奖作品会合集出版为电子书。
- 获奖作品:
- 朱宜《杂音》《异乡记》、秦旭《水》、张杭《月亮的南交点》、胡璇艺《一种旁观》、韩菁《新年到来前的二十四小时我对生活更感到厌倦》、邹棓钧《麻雀(死)在物流货仓的晚上》等
- 参考泛华官网的剧本介绍吧,这些评语写得都很精炼了。
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
- 主办方:乌镇戏剧节
- 时间线:
- 4月公布命题,8月中下旬结束征集
- 9月公布入围名单,10月演出于乌镇戏剧节
- 网址:参见乌镇戏剧节官网,这也是赛事的报名平台
- 征集要求:
- 剧本正文+剧目录像
- 剧组成员表+剧目信息表:包括编剧构想、创作概念(围绕命题三元素展开)、演出内容及形式等
- 命题限制:三元素命题,有较大的随机性。
- 主观评价:乌镇戏剧节也是目前中国大陆名声最盛的戏剧节了,不过多介绍喽,这里分享一些青年竞演的赛制特征。目前青年竞演的初选评选有以下一些特点:
- 强调作品多样性
- 三元素使用的创意撞车会导致难度翻倍哦
- 投稿时写的剧目信息文字材料很重要,写清楚自己的创作构想
- 所以请放平心态吧
- 入围成果:入围初选可参与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报销差旅住宿。获奖有奖金。
- 入围作品参考:参见乌镇戏剧节B站号。
棱镜MINI戏剧节·青年展演
- 主办方:鹰剧坊、首创·朗园
- 时间线:过年前后征集,毕业季左右演出
- 网址:参见鹰剧坊公众号
- 征集要求:
- 30-90分钟长度,一般就是60-90分钟(毕竟叫迷你戏剧节嘛)
- 剧目视频+报名表
- 命题限制:几乎无。
- 主观评价:之前参过一次棱镜的展演,感觉这里更多像是王晓鹰老师为一些艺术院校(当然也有非艺术院校)的青年学生们/初入戏剧市场的选手提供的一种类似于毕业大戏演出/第一次面向观众的商演的机会。剧目传统的、实验的都有。棱镜和戏剧市场接轨的程度还是比较紧密的,每年棱镜观众群里的票友们讨论得都非常热烈,像是鹰剧坊的公众号呀小程序呀也给每个剧留下了充足的宣发和售票空间,其他的青年展演/孵化类平台或赛事的商演性质可能不见得有那么大。
- 入围成果:在棱镜戏剧节商演。
- 入围作品参考:《竹林院》、《我不是孙悟空》等
鼓楼西高校剧团公益展演
- 主办方:鼓楼西剧场
- 时间线:不一定。从发布征集的时间到征集结束的时间特别短。自行关注鼓楼西公众号吧。
- 网址:参见鼓楼西公众号
- 征集要求:
- 时长不必很长,第一届大多是短剧,第二届也控制在30-45分钟
- 原创作品、经典作品、改编作品皆可
- 来自学生剧团
- 命题限制:几乎无。
- 主观评价:简单而言就是你出场地我出戏。在差旅等方面基本不提供支持,因此演出的团体还是北京/北方高校剧团居多。鼓楼西有意地关注非艺术类院校的同学们的创作——毕竟艺术院校的同学们可能还有很多其他机会,另外大家在展演后的讨论会上也发现了一堆非戏剧专业出身的戏剧工作者哈哈哈。在此能看到一些青涩而自由的作品。虽然有一个最受观众欢迎奖的评选,但大家基本没太在意那个(毕竟也没有奖品and投票机制也没有很完善)。其实本展演的竞争/评选性质很弱,鼓楼西都是希望唉呀大家要是都能来演就好了,第一届排的剧目时间表也是相当浓缩了。
- 入围成果:在鼓楼西剧场进行公益演出。
- 展演剧目参考:
- 《疯子的决定》《欢迎来到404群岛!》《抱孙》《海鸥海鸥》等.剧目介绍可以参考这篇推文。
澳门国际喜剧节·创投单元
- 主办方:澳门国际戏剧节组委会
- 时间线:
- 11月发布征集公告,次年1月30日结束征集;
- 2-3月进行筛选,入围剧目进行片段创排、朗读、工作坊;
- 4月前往喜剧节展演,评选出3部作品,获得创投基金
- 可以在下一届喜剧节演出完整的孵化作品
- 网址:参见澳门国际喜剧节公众号
- 征集要求:
- 长篇作品90-120分钟,舞台剧/沉浸式/音乐剧皆可
- 短篇作品8-15分钟,但是3个sketch起投
- 创作者在45周岁(含)以下
- 大纲、剧本、剧本片段皆可,也可以辅佐视频材料,显然是全剧剧本会被优秀考虑
- 命题限制:无。喜剧即可。
- 主观评价:目前的第2届喜剧节是第一次开启这个创投单元,情况未知。感觉喜剧的市场状况还是比较成熟的,开心麻花也是合办单位,而且钱给的好多啊。
- 入围成果:入围作品可以参与工作坊孵化;最终选出的三部作品可以获得20/30/50万元的奖金。
- 剧目参考:暂无。或许可以参考《驴得水》《你好,打劫》《疯狂理发店》等作品。
大凉山戏剧节
- 主办方:凉山文旅
- 时间线:
- 3.27-4.27征集;
- 5月进行评选;
- 9月公布入选剧目/参演剧目;
- 11月戏剧节期间进行演出
- 网址:参见凉山文旅或西昌发布公众号
- 征集要求:
- 已经完成排演的剧目
- 适合在中小型剧场/户外空间演出
- 命题限制:无。
- 主观评价:典型的文旅+戏剧。大凉山戏剧节的演出剧目总是非常多,入围并不是很难——因为大凉山戏剧节有“入选剧目”和“参演剧目”的划分,对于为数众多的“参演剧目”,并不会有很大的扶持力度,创作者要自己对盈亏做好打算,毕竟来到大凉山的观众不见得会特别多。另外也要考虑演出空间,并非所有演出都是规范的剧场,很多演出空间是在户外空间、美术馆等场地。对于更多的“参演剧目”来说,是一次商演的挑战。可以参考徐某撰写的<大凉山戏剧节参演剧目指北>。
- 入围成果:
- 入选剧目:组委会承担限额以内的交通食宿运输费用,票房五五分成。
- 参演剧目:组委会负责报批、场地、设备,剧组自负盈亏,票房全部归剧组所有,交通食宿运输也要剧组自行承担。
南京青年戏剧汇
- 承办方:南京江北新区文化馆、蓝色天际
- 时间线:
- 征集:9月初-10.07
- 10月下旬公布入围的6部剧目
- 11月中旬竞演、颁奖
- 网址:参见南京青年戏剧汇公众号
- 征集要求:
- 25-40分钟的剧目
- 不得使用大道具,可使用组委会的简单桌椅
- 命题限制:无。
- 主观评价:规则和乌镇青赛有点像。甚至连提交的报名材料表格也和乌镇青赛如出一辙。
- 入围成果:
- 于南京青年戏剧汇参与竞演
- 最佳剧目获得五万元奖金
- 优秀剧目获得二万元奖金
- 剧目参考:参考此处。
未来有合适的戏剧赛事/征集也会更新到本文当中的。如果大家对参赛投稿没什么热情了(?),也欢迎到青年戏剧广场的剧本市集来投稿。艺术创作没有固定的指标,任何赛事/平台的判断都不能完全代表作品本身的优劣。也不必幻想着入围某一赛事就能功成名就什么的(同学,这可是戏剧圈啊,孟京辉都没几个圈外人听说过的)。希望大家放平心态,专注创作,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Last updated:2024.11.25